现今社会,诈骗案件越来越多,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,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研发出更精进的骗术,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、贪便宜、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,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。以下介绍当前主流的几种诈骗方式以及其预防措施,望各位同学学习后提升防范意识,谨防上当受骗!
(一)“校园贷”诈骗
01、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,以免抵押、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,并要求缴纳贷款“手续费”“管理费”“保证金”等费用,收到学生支付款项后即将其“拉黑”不再联系。
02、串通“职业培训机构”举办职业指导讲座,夸大培训效果,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,并与贷款公司勾结,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,从中诈骗学生。
03、要求学生提供照片、视频、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,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,便以此威胁,勒索钱财。
防骗小贴士:
☑ 正确规范地使用信用卡。
☑ 切勿轻信校园贷免利息等条款,不贪图小便宜,理性消费,理性贷款。
(二)“互联网”诈骗
01、短信诈骗
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,诱骗同学交纳手续费或税金,或者诱骗同学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、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、公安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,套取客户的银行卡、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。
02、网络交易诱骗
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,开始要求每次投资几百元(如购买Q币),对方返回105%, 多次以后, 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,对方就消失,网络交易,导致钱财不翼而飞。
03、盗用社交账号诈骗
盗用他人社交账号(QQ账号、微信账号及抖音账号等等),用盗用的社交账号登陆与“他”最信任、最亲近的好友聊天,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,进行诈骗。
防骗小贴士:
☑ 要再三思量,认真核对对方身份信息,不要轻易相信别人。
☑ 沉着冷静思考,发现有诈骗嫌疑,应该立即报警。
☑ 仔细查看电话号码,如果号码可疑,一定是电话恐吓诈骗。
(二)“免费诱惑”诈骗
01、“扫码免费送”新型诈骗
很多同学会看到校园周围有赠送免费礼品,例如玩偶、气球等,只需要注册或者是扫二维码进行登录。岂不知对方一顿操作后,披着赠送礼品外衣的诈骗二维码就被发送到你的各个微信群里,随后一步步的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。
02、校园兼职诈骗
犯罪分子利用部分学生的勤工俭学,以免费入职、工作自由等为诱饵吸引学生,发布虚假招聘信息,而后又以各种借口收取保证金,中介费等进行一系列诈骗。
防骗小贴士:
☑ 切勿贪图小便宜,提升自我防范意识,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。
☑ 确认兼职环境,不要因小失大、得不偿失。
☑ 学生应应以学习为主,提升自身专业技能,用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,方能获取更高经济收入。
(四)女性诱拐诈骗
女性被诱拐事件频繁出现,种种新闻报道、诱拐案例看的让人胆战心惊。犯罪分子更是另辟蹊径,拐卖方法层出不穷,利用女性的同情心和善良去进行诱拐。
由于心智的不成熟,女学生更是成为人贩子的“首选对象”。骗子立人设实施拐骗,例如路边迷路的老奶奶、寻求帮助的老年人、更有甚者冒充司法人员,利用我们的善良实施拐骗。所以,诸如此等情况,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报警,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要让自己的善良披上盔甲,在自己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去帮助别人!
☑ 遇事冷静,三思而后行。
☑ 在帮助他人时,确认对方身份,确保自己人身不受伤害。
☑ 发现周围人或事物可疑,及时报警,保护自身。